日前,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学校党委要求,2月21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组织教师召开网上视频会议,认真学习,研究探讨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如何把方案落实落细落好。
教研部主任史迎霞教授在发言中说:方案在总体要求中指出的“四个相结合”,为今后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八个行动”搭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四梁八柱。多年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很多很好的做法。今后,在思政课教学中,将重点打造好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深挖内涵、拓展外延、凝练特色、宣传成果,抓牢抓实抓好爱国主义教育。
教研室主任呼艳芳教授谈到,思政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是检验高校思政课质量的试金石。今后,将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郝连儒博士说,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力行上下功夫,推动爱国精神转化为大学生强国报国的自觉行动。要着重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理想、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好旅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接续奋斗的不懈动力。
李琨教授结合本学期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表示,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挖掘该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等重点开展教学,更大力度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刘淑艳教授在发言中谈到,思政课要从大情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培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民情怀,只要让学生在心里拥有这种崇高情怀,他们就能在心里永远装着社会主义祖国、装着中华民族、装着人民,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志向,进而把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相结合,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曾云燕教授在交流学习体会时说,当前,积极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不断创新方法手段,使爱国主义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
陈玉琢教授表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自己首先要不断加强爱国主义理论学习和学理阐释,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切实讲好爱国主义理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爱国主义情怀,有效激发学生自觉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民族的“大我”之中,自觉提升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仅承接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了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每一名大学生应该肩负的责任。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引导方式、内容上,在资源挖掘和利用上,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有新的突破,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贴人心、更深入、更持久、更生动。”张琦教授在谈到学习体会时,这样说。
郭秀丽教授说,方案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工作体系、重点举措、组织保障做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开展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对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突出思想引领,筑牢思想底色,努力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这堂“必修课”。
新任教师王春临说:通过深入学习,我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更高站位的认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一名新任职的思政课教师,我一定加强学习和研究,敢于探索和创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通过思政课教学尽职尽责地做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