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虽分属不同领域,但同样肩负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外国语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课堂价值观引领,促进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切实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制定目标要求,增进教师育德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对课程思政质量和效果的影响。规定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握道德教育时机。针对学院学生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思想关切的热点问题,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外语专业课程教师的德育能力。
结合专业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为了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强化外语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外国语学院以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努力使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最大化。要求全体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外语专业知识与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日常教学中去,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开展教学培训,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提升全院教师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外国语学院负责人多次听取学院专业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基于‘三感一力’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与教学内容设计”、“支架式听力阅读教学及线上课堂”等教学培训讲座,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全院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素养,做到脑中有书,心中有人,手中有法,育人有道,切实提高课程育人实效性。(外国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