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从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入手,扎实推进向应用型转型发展
供稿部门:乐动官方网站,乐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发布日期:2017-07-23 浏览次数:次
2015年,学校被省政府确立为第一批向应用型转型示范院校。为了扎实推进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科学性、开放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入手,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审议、审定等环节,科学制定全校2017级22个本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建立校企共同设计、全员参与论证、集体研究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机制。为了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学校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出台了《乐动官方网站,乐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和《乐动官方网站,乐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关于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意见》。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严格执行人才需求调研、教学团队集体讨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审议、校教学委员会审议、校学术委员会审定的工作程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会议,积极邀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严格按照委员会章程及议事规则,充分论证,准确把握,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应用性和实效性。
注重完善全程育人、能力导向、特色凝炼和内容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体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突出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信息素养等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分析应用型人才的国际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学校标准和专业标准,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课程设计特色和教学大纲特色,建立了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共同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知识、能力、素质等人才培养规格体系、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贯穿始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在优化课程体系中,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岗位目标与学习目标、岗位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的有效对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科学分配实践比重,各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达40%,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平均达50%。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意识启蒙类、专业结合类、创业管理类、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构建了覆盖全体学生、整个学业生涯和创新创业全过程的课程体系。在优化课程结构中,优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的比例,调整限选课程、任选课程的比例,合理设置考试课与考查课的比例。在优化课程内容中,强调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双向支撑,理顺前置课程与后置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大课程资源整合力度,共整合专业课程54门、公选课经贸知识模块课程10门,开设了《国际贸易》公共必修课程,凸显了外经贸特色。
严格执行“减少学分总量,控制课程总量,提升学分质量”的基本要求。学校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减少学分总量,控制课程总量,提升学分质量”的基本要求,对总学分、课内总学时、课程总门数进行严格控制,更加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发展空间,提供优质课程。各专业总学分较2016年总计减少31学分,平均每个专业总学分为159学分;课内总学时较2016年总计减少853学时,平均每个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187学时;课程总门数较2016年减少62门,平均每个专业课程总门数为142门;各专业每学期必修课周学时平均为15学时左右,考试课程门数在3至4门之间;原则上按照1:2的比例设计学生课内、课外学习量,依托实验实训平台、互联网信息平台、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务处供稿)